基本:指无从辩白、得不到伸雪的冤枉。
比喻:比喻无法辩白或得不到洗雪的冤屈。
1、年月既远,事多失真,遂使漏网终逃,国有不伸之法;覆盆自苦,人怀不白之冤。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
2、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四十二回
3、以为干了一件少一无二的奇功,谁知今日真印现出,不但使小臣徒劳无益,额外还担个不白之冤,兀的不委屈死人了。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一〇六回
4、但还记得有一出给了感动的戏,好像是叫作《斩木诚》。一个大官蒙了不白之冤,非被杀不可了,他家里有一个老家丁,面貌非常相像,便代他去“伏法”。
现代鲁迅《准风月谈·电影的教训》
5、徐义德像是蒙了不白之冤似的,急得说不出话来。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6、希望你能把他的不白之冤公之世人,使死者在地下也能含笑长眠。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林白水之死》
7、睁大了眼,像是又遭受不白之冤的样子。
现代曹禺《北京人》第三幕
8、良渚自然不相信他会偷画,却担心自己举措不当于他无补,更连累了父亲……眼睁睁看着他蒙受那不白之冤,锦篇绣帙竟沉埋瓿瓮之间。
当代王小鹰《丹青引》一四
9、只是小弟抱了不白之冤,他又成了不解之惑,今日初会,断不可露出原情。
明末清初李渔《怜香伴·强媒》
10、小儿幼弱易被欺凌,幸蒙花爷大力,前为解无妄之祸,今又脱不白之冤,老身举家叨庇,感不能言。
清佚名《画图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