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人之危 【jí rén zhī wēi】
褒贬褒义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急人:谓救人急难。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危:危险,危急。
#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魏国公子无忌,封号信陵君,其府上食客众多,声望显赫,且其胞姐嫁给了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安厘王执政的第二十年,秦昭王于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导致赵国都城邯郸面临被攻陷的紧迫局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平原君与其夫人分别向魏王及信陵君求援。然而,信陵君因忌惮秦国的势力,仅在边境屯兵而按兵不动。平原君深感失望,遂向信陵君提出责难:“我之所以选择与魏国联姻,正是仰慕公子您的高尚情操与急公好义,认为您能将他人的危难视为己出,倾力相助。而今邯郸城旦夕之间即将沦陷于秦手,魏国援军却迟迟未见踪影,这又如何体现公子您急人之困的高风亮节呢?即便您对我赵胜有所轻视,难道对您的亲姐姐就毫无怜悯之心吗?”此番言辞恳切,情感真挚,后来被概括为成语“急人之困”,意指在他人遭遇困难时,自己能够感同身受,并积极设法给予帮助。此成语亦有“急人之难”、“急人之危”等变体。
# 引证
1、守光登城呼德威曰:“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