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详细解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pí zhī bù cún, máo jiāng yān fù】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复句 组合abcdefgh

# 基本释义

基本:皮都没有了,毛还附着在哪儿?

比喻:比喻人或事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无法存在。

皮:人和动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之:助词。
不存:不存在。
毛:动植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将:副词。将要。
焉:哪里,何处。
附:附着。

# 易错

“附”不可写作“覆”。

# 例句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那么最终将面临生态崩溃的危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健康的自然环境,人类的持续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 成语故事

魏文侯,作为魏国的奠基者,乃是战国七雄中率先推行变革的英明君主。某年,东阳郡所呈贡品竟骤增十倍,满朝文武皆以为喜,纷纷向魏文侯道贺,而他却面露忧色,令群臣大惑不解。有臣子上前询问:“陛下往年得贡,皆是喜笑颜开,今岁贡品丰盈,陛下缘何反添忧虑?” 魏文侯沉思片刻,缓缓言道:“昔日我遇一樵夫,背负柴薪,身着一袭珍贵毛皮,却反将毛面朝内。我好奇询问,他答曰恐磨损毛皮,故如此穿着。我听后不禁感叹,此人何其愚昧!他岂不知,皮若受损,毛将何存?同理,东阳之地粮食产量未增,贡品却激增十倍,此非民力自然之果,必是官吏巧取豪夺所致!”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随即恍然大悟,对魏文侯能洞察秋毫、明辨是非的智慧深表钦佩。自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语便在民间流传开来,用以警示世人:任何事物若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都将难以为继。此成语亦有多种变体,如“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皆传达着相同的哲理。

# 近义词

皮去毛安附

# 同义异形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出处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

# 引证

1、若寇军冒进,王持钱帛安所置也!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唐房玄龄等《晋书·慕容载记》

2、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而忽弃其本;欲华其表,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