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于好 【yán guī yú hǎo】
褒贬中性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言:句首助词,无义。
归:返回,回到本处。
于:助词,无义。
好:友爱,和睦
# 例句
1、经过一番耐心的劝说,他们之间的误会终于被澄清,两人言归于好。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此起彼伏。其中齐国是发展快、实力强的国家,经常一手拿剑,一手拿橄榄枝,交替使用文、武两种策略。 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夏天,他们在葵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会。参加这次集会的,有鲁僖公、宰孔(周王室执政者之一)、齐侯(齐国国君)、宋子(宋国国君)、卫侯(卫国国君)、郑伯(郑国国君)、许男(许国国君)、曹伯(曹国国君)。他们相聚在这里,重温过去的盟约,希望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大家认为,这样做是合乎礼仪的。 周王派宰孔把祭赏赐给齐侯(齐桓公),说:“天子祭周文王、武王,派我把祭肉赐给您。”齐桓公正要下阶跪拜。宰孔说:“别着急,天子的命令还没有读完呢。天子还说:由于伯舅(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称伯舅)年龄很大了,又有很大的功劳,因此赏赐升格一级,不用下阶跪拜了。” 齐侯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面前,我怎么敢不下拜呢?如果我不下拜,就有损于为臣的礼仪,使天子蒙羞。”说着,齐侯下阶跪拜,然后才登堂接受祭肉。 同年的秋天,齐侯在葵丘与诸侯会盟,说:“凡同属我们盟的人,在盟誓之后,就要友好相处。” 宰孔比其他诸侯先走一步,在路上遇到了晋侯(晋献公),宰孔说:“您不要去参加会盟了。齐侯不致力于修德,而勤于远征,所以他向北袭击山戎,向南攻打楚国,在西边举行了这次会盟。至于齐国是否向东边征伐还不知道,但它向西征伐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啊!晋国在西,大概会有祸乱了!您一定要致力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致力于参加会盟。”听了宰孔的这番话,晋侯就回国去了。
# 出处
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
# 引证
1、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
现代冰心《一日的春光》
2、只要大哥肯给他一笔钱,为请客之用,他就会很快的找到事作,而后夫妇就会言归于好。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五二
3、奉教撤兵,言归于好。滑虽有罪,但逆弟止此一子,乞留上国,以延段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4、两人当下言归于好,一同吃了晚饭。
现代张爱玲《倾城之恋》
5、我们几位老朋友,尽管闹翻过一次,结果还是言归于好了。
现代郭沫若《再谈郁达夫》
6、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魏文帝问曰:“吴嫌魏东向乎?”(沈)珩曰:“不嫌。”曰:“何以?”曰:“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若魏渝盟,自有豫备。”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主传》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