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一心 【yī dé yī xīn】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ac
# 基本释义
基本:多指众多的人心思意念一致。也指某一人与国家或团体持一条心。
# 例句
1、在这个团结的团队里,大家一德一心,共同努力,为完成项目目标而奋斗。
2、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一德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
# 成语故事
殷纣王,作为商朝的末代君主,以残暴和腐败闻名于史。他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民,沉迷于酒色与狩猎之中,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他不仅贪婪地掠夺奴隶和财富,还无情地欺压周边诸侯,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动荡与混乱。殷纣王的暴政激起了百姓和各诸侯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在这紧要关头,西伯侯之子姬发站了出来,他毅然联合各诸侯的军队,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直指商朝的都城朝歌。在孟津举行的誓师大会上,姬发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泰誓》宣誓词。他铿锵有力地誓言道:“我们将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立下赫赫战功,只为能够永保世间的安宁。”这句话意味着他们愿意齐心协力,共同消灭敌人,让天下百姓永远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之中。这次誓师大会上的誓言,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一德一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又逐渐演化为“一心一德”,用来形容人们团结一致,思想统一,行动协调。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姬发和诸侯们英勇抗争精神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人们的鼓舞和激励。
# 出处
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佚名《尚书·泰誓中》
# 引证
1、总要我们平民一德一心,这却什么事情做不来!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2、文考真宗,一德一心,克终厥位,有始有卒,其可谓全德元老矣。
北宋欧阳修《太尉王文正公神道碑铭》
3、久任老成,优容言官,则君臣上下一德一心,人人各安其位,事事各尽其才。
清张廷玉等《明史·刘安传》
4、我们的民众是众志成城,我们的将士是一德一心。
现代郭沫若《民族再生的喜炮》诗
5、期尔士庶士,一德一心,共图中兴之业。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一·建炎三年三月癸未》
6、事关军国大务,群策群力,一德一心,同议干理,同议节缩。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四七·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