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本同末异”详细解释

本同末异 【běn tóng mò yì】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转折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根本上相同,末节上不同。也指开头或本源相同而末后或结果不同。

比喻:比喻本源相同而派生出来的末流不同。也比喻事物的开头相同而结果不同。

本:本原。
同:相同,一样。
末:末流。
异:不相同。

# 例句

1、虽然这两个项目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执行过程中却本同末异,最终达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2、他们虽然都出自同一师门,但各自的创作理念却本同末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 近义词

大同小异

# 反义词

天壤之别
殊途同归

# 出处

夫文,本同而末异。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 引证

1、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始素终玄,墨翟垂涕。

晋卢谌《赠刘琨书》

2、校定书籍,亦何容易……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3、来书云:“儒释之道,本同末异。”熹谓本同则末必不异,末异则本必不同。正如一木是一种之根,无缘却生两种之实。

宋朱熹《答吴公济》

4、且黄帝时独姬 姜数姓耳,后世赐族者寝多……至因官命氏,因邑赐族,本同末异,叵为配宫商哉?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吕才传》

5、案段氏解读字甚精,龚氏通翻译,解读字尤确,据此可知今古文本同末异之故,学者不必震于古文之名而不敢议矣。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