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跟大家同进同退,形容自己没有什么主张,跟着别人走。
古义:原指与众人共同进退,采取统一的步调,保持一致。
今义:后也比喻居官随班进退,无所建树。或形容没有自己的主见,事事随大流。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佚名《国语·越语上》
1、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宋王禹偁《待漏院记》
2、一班相臣,更番进退,幸值国家粗安,大家旅进旅退,倒也无优劣可言。
近代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八七回
3、他的见解独特,从不人云亦云、旅进旅退。
当代刘军《张伯驹与陈毅的交往》六
4、今省台以下,遇朝奏事则一切回避,与诸侍卫之臣旅进旅退。
元脱脱等《金史·高汝砺传》
5、而内阁大臣犹循常袭故,旅进旅退于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扪心,其能自慰乎?
清魏秀仁《花月痕》四六回
6、此公盲矣犹不忘视,屈其二十年锐往之气,𫖯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争有司阶前盈尺地而不惭,岂不悲哉。
清周亮工《盛此公传》
7、旅进旅退,坐食俸钱,而每责僮婢不事事,毋乃亦腹诽矣乎!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8、夫公之出处,非若彼旅进旅退之人。旅进旅退之人虽千万,不足为天下轻重。
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
9、今夫古乐,进旅退旅。
《礼记·乐记》
10、像我们这种在宫廷里旅进旅退惯的角色,尽管卖力唱做,掀帘出场,决不足震动观众的耳目。
清曾朴、金松岑《孽海花》三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