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微言大义”详细解释

微言大义 【wēi yán dà y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今义: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言辞,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经典而言,后也用于泛指。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
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

# 提示

指语言功夫好。

# 例句

1、他在书中用微言大义的方式,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2、教授在授课时,总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微言大义,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繁荣,其中儒家学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言论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孔子的弟子们对于儒学的理解开始出现分歧。西汉经学家刘歆在《移书让太常博士》中写道:“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逝世后,他的精微言论逐渐消失,儒家的重要思想也开始有了分歧。后来,世人从中提炼出成语“微言大义”,“微言”指的是精微的言辞,“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刻的含义。该成语意指精微的言辞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也作“微言精义”“微言大谊”等。

# 近义词

言近旨远
微言大指
言简意赅

# 反义词

言不及义
空洞无物
空话连篇

# 同义异形

微言精义
微言大谊

# 出处

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

# 引证

1、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夫积久,能见本体。

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

2、若因服注季札观乐事,云传家据已定言之,遂谓《左氏》他事,亦皆取六经微言大义以裁定之,是则单文孤证也已矣。

近代章炳麟《今古文辨义》

3、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4、孟子既没,圣道绝矣。重遭坑儒火书之酷,微言大义寥寥然,如一唱三叹之音,世人不复闻矣。

宋张九成《上李泰发参政书》

5、惜也!微言大义薄蚀于记者之口,既尽取孔子之言而私之,又时时假托于孔子以附会其说,而雅言之教,几不传于后世。

明刘宗周《礼经考次序》

6、自《春秋》立法,中国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直被沿用。

当代孙犁《耕堂读书记·〈三国志·关羽传〉》

7、古者六经之学,专门名家,各守师说,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

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