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食不果腹”详细解释

食不果腹 【shí bù guǒ fù】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食:可吃的东西。
不:表示否认、拒绝、没有。
果:使内部充实,使变成圆球形。
腹:众多内脏器官相连的部位,肚子。

# 易错

果,不能写作“裹”。

# 提示

含感叹意。

# 例句

1、在那个战争频仍的混乱年代,大多数老百姓都过着食不果腹、寝不安席的悲惨生活。
2、由于小时候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他养成了珍惜食物的习惯。

# 近义词

食不充饥
饥肠辘辘

# 反义词

酒足饭饱
食前方丈
丰衣足食

# 同义异形

饥肠辘辘
喝西北风

# 出处

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

# 引证

1、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

2、食不果腹,衣不掩骭,稍不如意,辄詈挞交加。

清王韬《淞滨琐话·刘大复》

3、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西汉初期,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最低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

现代郭沫若《中国史稿》三编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