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节衣缩食”详细解释

节衣缩食 【jié yī suō shí】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省穿省吃。泛指生活非常节俭。

节:节约;省俭。
衣: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缩:节约,节省。
食:饭,饭食。

# 例句

1、为了给儿子筹集学费,她不得不节衣缩食,每个月都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2、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父母总是节衣缩食,为我们兄妹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3、那位老人在退休后,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开始节衣缩食,尽量节省生活开支。

#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经济专家,因为擅长经商而名满天下。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论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强调经商必须掌握行情和时机。当某种商品因生产过剩而导致低价抛售时,他便大量收购;等到市场缺货,导致高价索求时,他再卖出。除了能看准时机,逢低买入,逢高卖出,很会经商之外,也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在《史记》中记载著,白圭对于饮食不讲究奢华,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对于衣服也非常俭朴,总是和奴仆同甘共苦。白圭认为经商不只是追逐财利,还强调商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学养,像伊尹、姜子牙一样有谋略,像孙武、吴起用兵那样果断,像商鞅执法般严谨。如果不能具备智、勇、仁、强等素质,成为一个通时变、善决断、能取予、有所守的人,在经商一途上难有伟大的成就。后来“节衣缩食”这句成语就从《史记》原文中的“薄饮食,节衣服”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 近义词

省吃俭用
弊衣疏食
箪食瓢饮
布衣疏食
艰苦朴素
节食缩衣
缩衣节口
缩衣节食

# 反义词

挥金如土
铺张浪费
穷奢极侈

# 同义异形

缩衣节口
节食缩衣
缩衣节食

# 出处

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

西汉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

# 引证

1、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宋陆游《秋获歌》

2、拭有司弗合,浮湛闾里,节衣缩食,以经理其生,家日以饶。

宋魏了翁《杜隐君希仲墓志铭》

3、此勾践栖于会稽之时也,岂不能节衣缩食,以救危亡乎!

明王锡爵《刘太景赞画》

4、其母张孺人节衣缩食,操执家秉。

明黄淳耀《陶庵集·二·陈母张孺人六十寿序》

5、且夫俭之为义,岂惟是节衣缩食为守财计云尔哉!

清王步青《师俭堂记》

6、(太夫人)性节俭,好施与,恒节衣缩食,以佐亲族之贫者。

清冯桂芬《赠资政大夫知州衔河南永城县知县吴县有庚吴公暨配丘太夫人合葬墓志铭》

7、他半生节衣缩食,一共省下了二三十块钱来买两亩沙地,在董玉林的沙田之旁。

现代郁达夫《出奔·避难》

8、上级党和政府,急忙发动没受灾的地区的老百姓募捐救济;干部们节衣缩食,拨出大批公粮。

现代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四回

9、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

10、全军人员还尽可能进行捐助,如彭副总司令和刘师长便捐助了所有的津贴和稿费,和大家一样吃树叶、野菜,做到节衣缩食。

现代丁玲《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

11、阆中的风土人情,同绵阳相比显然不同,这里居民大多节衣缩食,努力劳作。

现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一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