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精忠报国”详细解释

精忠报国 【jīng zhōng bào guó】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竭尽忠诚,报效国家。

精忠:精诚忠贞。
报国:为国家尽忠效力。

# 例句

1、这位军人以精忠报国的精神,默默地在边疆守卫着国家的安全。
2、他深受家族传统的影响,从小就立志要精忠报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周宣帝驾崩后,年幼的周静帝继位,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大臣刘昉和郑泽欲推举战功显赫的杨坚为丞相,他们伪造了周宣帝的遗诏,将其送到负责签署诏书的大臣颜之仪面前,希望颜之仪能签署发放。颜之仪义愤填膺,痛斥刘昉:“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意思是:你们深受先帝恩惠,应竭尽忠诚报效国家,为何偏要将皇室大权交给他人!我颜之仪宁死也不愿背叛先帝!刘昉见颜之仪坚决不屈,只得自行签署了遗诏。杨坚掌权后,颜之仪被贬谪至西疆任郡守。成语“尽忠报国”便源于此,指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后来多被称作“精忠报国”。

# 近义词

尽忠报国
捐躯报国
忠君报国

# 反义词

卖国求荣
里通外国

# 同义异形

赤心报国
尽忠报国
赤心奉国

# 出处

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

唐令狐棻等《周书·颜之仪传》

# 引证

1、岳飞精忠报国,父子就戮。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二

2、我母恐我一时失足,将本帅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所以一生只图尽忠。

清钱彩《说岳全传》五九回

3、秦桧卖国和蕃,杀害忠良,一生富贵善终……岳飞精忠报国,父子就戮……福善祸淫,天道何在?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三二

4、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唐李大师、李延寿等《北史·颜之仪传》

5、尽忠报国,乃臣子之责,岂敢忘恩!

明《英烈传》三回

6、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岳飞传》

7、他在学校里读书,他热爱哲学,更喜欢地理、历史,因为从那里面他多少次为丧权辱国之耻而悲痛欲绝,为精忠报国之志而愤然拍案。

现代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