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顾牺牲生命而赶去拯救国家危难;为拯救国难而献身。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非真有捐躯赴难之义,戮力报主之忠,孰肯甘齑粉之祸,从赤族之诛,踏必死之地,以希万一难济之功乎!
清张廷玉等《明史·伍文定传》
2、有一虎将,系京洛人,姓李名恺,率师拒敌,报国尽忠,捐躯赴难。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三生石迹》
3、恨不捐躯赴难,以图报效。
宋李曾伯《乞与守城将士优加推恩奏》
4、既为人臣,即当捐躯赴难,岂敢坐视偷生。
明张四维《双烈记·决计》
5、以视形势禁格,捐躯赴难,犹不免怵于法、艳于名、迫于清议者,又何如也。
清陈立《书介休三烈妇事》
6、触目皆贼兵,随处有贼党,非真有捐躯赴难之义,戮力报主之忠,孰肯甘齑粉之祸,从赤族之诛,蹈必死之地,以希万一难冀之功乎!
清张廷玉等《明史·二〇〇·伍文定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