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褒贬褒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拾:捡,从地上拿起。
金:钱。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昧:隐藏,隐瞒。
# 易错
注意"昧"读mèi,"昧"右边是"未"。
# 例句
1、尽管那笔钱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他还是选择了拾金不昧,将钱归还给了失主。
2、小明在公园捡到了一个钱包,但他拾金不昧,立即交给了公园的管理员。
# 成语故事
据《后汉书·烈女传》记载,河南有一个名叫羊子的人。他有一次在外面行走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羊子心中一阵欢喜,他把金子捡起来,带回家交给了妻子。但他的妻子并没有因为这块金子而感到高兴。她对羊子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大意是:我曾听闻有气节的人不饮盗泉之水,清廉端正的人不食嗟来之食,更何况是拾取他人的遗落之物、以私利来玷污自身的德行呢!在听完那番话后,羊子深感羞愧,无法自容,于是毅然决然地将那金子遗弃在了荒野之中,随即踏上了远行的道路,然后远行拜师求学去了。后来,这个故事便延伸出成语“拾金不昧”,指拾捡到财物,不隐瞒起来据为己有,而是想方设法交还失主。
# 出处
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
# 引证
1、自雍正五年旗民六十一拾金报官,得旨旌赏……嗣后以拾金不昧上闻者,悉加奖励。
清王先谦《诰赠光禄大夫陈君墓志铭》
2、至于王忠赤心保主,自始不二,作者岂可以世仆待之耶?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清李绿园《歧路灯》一百零八回
3、一会儿居委会负责人就来登门找社员,表扬他拾金不昧。
当代池莉《你是一条河》
4、那墙上挂得整整齐齐一望无边的各种本子,例如干部思想动态、各科室花名册、人员动向,一直到失盗记录、拾金不昧登记。
现代水运宪《祸起萧墙》十一
5、除了当时给他送了一块‘拾金不昧’的匾额之外,并把当铺的门前让给他开了一爿饺子铺。
近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章
6、拾金不昧,见义勇为,遇人有难舍己救助之类。
现代何满子《表扬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