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顾不得吃饭睡觉。形容因思念或专注于某事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也形容极其痛苦或悲伤。
比喻: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古义:本指病痛难忍而无法进食入睡。
今义:后多形容对人思深念切或专心致志于某事而失眠减食。
1、且爽为臣之礼,诚乖事上之仪,夙夜包羞,寝食俱废。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世袭传·钱镠》
2、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废,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元刘唐卿《降桑椹》二折
3、每想着庄生生前恩爱,如痴如醉,寝食俱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
4、最令我寝食俱废,乐而忘返的,是传统的、一年一度的书会。
现代曹靖华《雪雾迷濛访书画》
5、一连十天,他日夜愁苦无聊,寝食俱废。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七章
6、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四三回
7、生曰:“香玉长离,使人寝食俱废。赖卿少留,慰此怀思,何决绝如此!”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
8、夏六月,真苦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