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年轻人可培养。
比喻:喻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古义:原义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
今义:后用“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成才。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1、大概我从小就是不属于孺子可教的一类。
当代梁实秋《雅舍小品三集·讲演》
2、他见我对他很尊敬,显得谦虚好学,认为‘孺子可教’,于是更滔滔不绝地谈他的处世哲学。
当代张明启《师生之间》
3、初,上人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侣,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
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
4、赐出望外,光生目前,夸于稠人,甚乎至宝,孺子可教。
宋刘攽《为王郎中谢晏相公启》
5、乡先生吴善与守仁交莫逆间,抚公异之曰:“吾无以报亡友,顾孺子可教也。”收诲之。
明程敏政《封监察御史王公传》
6、你这话给我父亲听见,该说“孺子可教”了。
现代钱锺书《围城》五
7、是以重拂尘衣,聊希藻鉴,倘尚书以孺子可教,则随洛下之书生;倘尚书以斯人若狂,则访江东之钓叟。
唐罗隐《投秘监韦尚书启》《全唐文》八九四
8、孺子倘可教,愿受书一编。
宋楼钥《攻媲集·六·代毛崇夫贺妇翁黄圯老生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