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移风 【yì sú yí fēng】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例句
1、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我们成功地易俗移风,使社区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 成语故事
西汉初年,由于秦末起义的动荡,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之中。即使到了汉文帝的时代,虽然国力有所恢复,但社会风气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各地案件频发。当时,许多手握权柄的官吏们只是埋首于公文之间,对于整顿社会风气、建立法度等至关重要的任务置若罔闻。
对此,政治家贾谊深感忧虑。他向汉文帝上书,力主应当选拔贤能之士来整顿社会风气。在奏疏中,贾谊写道:“昔日秦朝的遗风余俗,今日仍在我们汉朝的土地上延续。然而,要改变这种风气,使人们回归正道,这绝非那些只擅长处理文书、目光短浅的官吏所能胜任的。他们过于专注于琐碎的事务,而忽视了治国的根本。”
奏疏中提到的“移风易俗”这一成语,意为改变旧有的习俗和风气。它也可以表达为“移风改俗”、“易俗移风”或“风移俗改”等,都强调了改变和革新的重要性。贾谊通过这一成语,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对于改革和进步的渴望。
# 出处
其高者,则严君味道,易俗移风。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童士女》
# 引证
1、惟兹新戏,最洽人情,易俗移风,于是焉在。
近代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2、魏正始以后,仍尚玄虚之学,为儒者盖寡。时荀额、挚虞之徒,虽删定新礼,改官职,未能易俗移风。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儒林传论》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