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大有径庭”详细解释

大有径庭 【dà yǒu jìng tí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比喻: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今义:后称彼此差异很大为“大有径庭”。

大:程度深。
有:表示存在。
径庭:相差很远。

# 例句

1、他这次发言和上次比较,内容大有径庭

# 成语故事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接舆的隐士,他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思想而闻名。他的日常生活简单而孤独,不与世人交往。他曾以《凤兮歌》讽刺孔子的思想,甚至拒绝与孔子交谈,因此被人们称为“楚狂人”。 一日,一个叫肩吾的人和一个叫连叔的人在闲谈中提到了楚狂人。肩吾问连叔是否听说过接舆,连叔虽然听过此人,但对他并不了解。肩吾便向连叔描述了他对接舆的印象,肩吾说道:“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意思是:接舆的言论宏大而无依,如同无边的河水,又如同迥异的门庭与径路,让人感到困惑。连叔对此产生了好奇,询问接舆到底说了什么。肩吾回答:“他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一位神仙,他肌肤如雪,不食人间烟火,只饮露水,呼吸清新的空气。他还说那位神仙每日乘龙驾雾,自由游览各地。这样的言论实在是太过狂妄,谁又能相信呢?” 成语“大有径庭”便源于此,也称“大相径庭”,指彼此有很大差距或完全相反。

# 近义词

大相径庭
截然不同
迥然不同

# 反义词

相去无几
相差无几
大同小异
一模一样

# 同义异形

大相径庭

# 出处

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

# 引证

1、故古人的所谓“封建”,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封建”,本质上大有径庭。

现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