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鱼儿沉入水底,大雁毫无踪影。
比喻: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唐戴叔伦《相思曲》
1、恨江南塞北,鱼沈雁杳,空肠断、书难寄。
宋无名氏《失调名(其四)》
2、桃花命薄。惊一叶、随风飘泊。恨今宵、鱼沉雁杳,咫尺音书难托。
清董元恺《苍梧词·薄幸·春恨》
3、翻做了鱼沉雁杳,瓶坠簪折,信断音疏,咫尺地半载余,一字无。
元王氏《粉蝶儿·寄情人》套曲
4、自二父云亡,两家阔别,鱼沉雁杳,音耗不闻。
明李昌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
5、源(刘源)出门年馀,鱼沉雁杳。
清王韬《淞滨琐话·刘大复》
6、鱼沉雁杳音难送,阻隔着千里关山万重。
元白朴《东墙记》四折
7、尊堂与老身亦如姊妹,别后鱼沉雁杳,绝不闻信息,恐此生无相见之期。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