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详细解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tā shān zhī shí , kě yǐ gōng yù】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复句 组合abcdefgh

# 基本释义

基本: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古义: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今义: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他:指示代词。另外的;其他的。
山:地面上由土、石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表示领属关系。
石: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
可以: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攻:琢磨。
玉:硬玉和软玉的统称,质地细腻,光泽温润,可用来制造装饰品或做雕刻的材料。也叫玉石。

# 例句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其他行业的先进理念,以便在本行业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筹备新项目时,我们借鉴了以前项目的经验教训,以确保新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 成语故事

姚枢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被寄予辅佐君王的厚望。1250年,他应忽必烈的征召,离开家乡百泉,远赴漠北。在蒙古国,姚枢凭借超凡的洞察力和智慧,屡次助忽必烈避开危机,逐渐获得了忽必烈的信赖。 初到漠北,姚枢常被忽必烈召见商议国事,他借机提出了用汉法治理汉地的建议。姚枢先从理论层面入手,阐述了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等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接着,他又从实践层面出发,提出了多达三十条的改革措施,包括设立省部、选拔人才、慎重选拔官员、改革俸禄制度、重视农桑生产、修建学校等,每项建议都附有详细的实施方案。忽必烈对姚枢的才华深感惊讶和赞赏。 后来,姚枢再次上书忽必烈,分析了蒙古军队自1235年征宋以来的失误,并指出单纯的掠夺行为无法实现长治久安,反而激起了南宋人民的顽强抵抗。他建议忽必烈在蒙宋交界地带实行屯垦戍边政策,以守为攻,亦战亦耕,待边备充实后再图扩张。 一次军中宴会上,姚枢通过讲述宋太祖赵匡胤大将曹彬攻占南唐后秋毫无犯的故事,含蓄地劝说忽必烈征讨大理时不要滥杀无辜。忽必烈虽未当场表态,但次日出发时,他改变了原先的“屠城令”,改为了“止杀令”。 1273年,忽必烈任命姚枢为昭文馆大学士,进一步重用他。同年,元军攻下襄阳后,姚枢推荐了安童、伯颜为南下统帅,忽必烈采纳了他的建议,元军迅速击溃了南宋的抵抗力量,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能够建立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帝国,与他在选拔和任用贤能之士方面的眼光和胸襟密切相关。

# 近义词

他山攻错

# 同义异形

他山攻错

# 出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周佚名《诗经·小雅·鹤鸣》

# 引证

1、感公虚己下问,且自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明海瑞《启熊镜湖军门》

2、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展才能更快一些。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