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土木形骸”详细解释

土木形骸 【tǔ mù xíng hái】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体像土木一样。形容人质朴自然,不加修饰。也指用土木做成的人的形体。也形容愚昧无知。也用来形容呆头呆脑、没有情趣的人。

比喻:比喻人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

土木:指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
形骸:指人的形体。

# 例句

1、他土木形骸,从不刻意修饰自己,但那种自然流露的气质却让人难以忽视。

#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翩翩,善于行文。他的形体如同土木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修饰。他为人桀骜不逊,善于弹琴,终因与世俗不容而被杀害。

# 近义词

本来面目
庐山真面目

# 反义词

乔装打扮
涂脂抹粉

# 出处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 引证

1、头裹金花幞头,身穿赭衣绣袍,腰系蓝田玉带,足登飞凤乌靴。虽然土木形骸,却也丰神俊雅,明眸皓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三

2、乡人敬之,但曰周先生,家绘其像。神翁书赞云:“周四十五,衣破不补,土木形骸,神气可取。”

宋周煇《清波杂志·曹武惠下江南》

3、我为甚的做鉏麑触槐,拚舍了这土木形骸。

元马致远《荐福碑》三折

4、世兄视我为何人?我岂土木形骸,不辨个是非么?

清李绿园《歧路灯》六三回

5、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嵇康传》

6、萧伯玉曰:“世家子弟,须以数百卷书浸贯于胸中,虽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而远神自出。”

清周亮工《书影》卷四

7、若说绍闻把这遗嘱八个字忘了,他也不是土木形骸。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