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家家都不断歌诵。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怀念。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
诚能修明其道,使百姓实见其美,则欢欣鼓舞,家弦户诵,可弹指而冀矣。
明朱之瑜《贺源光圀寿四十序》
1、自有宋中叶以来,程朱之书已家弦户诵,岂皆闻道者耶?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
2、况史迁谓古诗自后稷以及殷周之盛,幽厉之衰,则其为家弦户诵久矣,岂有反删之而转取株林车辚之近事以充数耶?
清赵翼《陔馀丛考·古诗三千之非》
3、《琵琶》、《西厢》、《荆》、《刘》、《拜》、《杀》等曲,家弦户诵已久,童叟男妇皆能备悉情由。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宾白》
4、先生尝写文目一通付子宣曰:“此家弦户诵之文也。”
清张祖廉《定盦先生年谱外纪》卷上
5、其不致家弦户诵,出与二剧争雄者,以其是杂剧而非全本。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
6、夫子(指王士禛等)诗教,具有成书。海内人士,固已家弦而户诵矣。
近代丁福保《清诗话·师友诗 传录·附(郎梅谿原启)》
7、晦庵先生回文词,几于家弦户诵矣。
清王弈清等《历代词话·七·朱熹词》《词话丛编》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