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过目成诵”详细解释

过目成诵 【guò mù chéng sò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假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看过一遍就能背得下来。形容印象极为深刻。也形容记忆力极强。

过目:看过一眼。
成诵:能背诵。

# 例句

1、他具有过目成诵的能力,无论多么复杂的资料,只要看过一遍就能牢牢记住。
2、小明非常聪明,他读书时总是过目成诵,记忆力惊人。

# 近义词

博闻强记

# 同义异形

过目不忘
触目成诵
一览成诵

# 出处

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听暂闻,尔忘于心。

东汉孔融《荐祢衡表》

# 引证

1、道原天机迅疾,览天下记籍,文无美恶,过目成诵。

宋黄庭坚《刘道原墓志铭》

2、在学堂一年有余,翠翠过目成诵,读过了好些书。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3、金生者,浙右人也。幼患秃疮,头无毫发,然聪慧异常,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假和尚》

4、你们少少真个见天照顾我几碗,虽不会登仙,可是,包管明目清心,读起书来过目成诵,再也不会挨老师的界方。

近代李劼人《大波》三部四章

5、耳闻则诵,过目不忘。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融载记》

6、王充,字仲任,家贫无书,至京师市读书,一见辄诵忆。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

7、读书很聪明,虽不能过目成诵,然而十一岁的人,居然《五经》已读完《三经》。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

8、她自幼聪敏过人,过目成诵。不仅知识广博,而且善于写诗、弹琴和唱歌。

当代徐秋云《我国古代的女才子——蔡琰》

9、福彭体格魁梧,性格爽朗,博闻强记,过目成诵。

现代端木蕻良《曹雪芹》上册第二十二章

10、多聪明的孩子,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在咱们这方圆几十里内,你能挑出第二个吗?

林青山《康生外传》一

11、游成都,依大慈秀公习经论。凡典籍过目成诵,义亦顿晓,秀称为经藏子。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南康军归宗正牧正贤禅师》

12、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二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