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望 【qí gǔ xiāng wàng】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军队行列很长,战旗军鼓前后相接。形容队列绵延不绝,严整有气势。
旗鼓:将帅在阵中的指挥工具。
相望:互相看见。形容接连不断。极言其多。
# 例句
1、在广袤的战场上,两支庞大的军队旗鼓相望,预示着一场激战即将拉开帷幕。
# 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了中央王朝,但边区地带还没有完全统一。公孙述占据了四川一带当起了皇帝,还有个叫隗嚣的在甘肃一带自称西州大将军。他们之间常常发生争战。这时,刘秀正忙于在东方作战,西方部署的兵力很薄弱,无法同公孙述争高下。于是想拉拢隗嚣,联合起来一同对付公孙述。刘秀便写了一封信给隗嚣,信中说:“如果子阳(即公孙述)侵犯汉中(陕西南部地区),骚扰三辅(指长安)的话,我希望得到你兵马的帮助,这样,在那里我们的力量就同公孙述差不多旗鼓相当了。”
# 引证
1、内外感德,上下齐心,三令五申,可蹈汤火。若使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萤。
北齐高澄《与侯景书》
2、二军相当,两旗相望,唯毋一战,战必不两存。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
3、坚南伐司马昌明,戎卒六十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苻坚传》
4、桓公终举兵攻莱,战于莒必市里,鼓旗未相望,众少未相知,而莱人大遁,故遂破其军。
战国《管子·轻重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