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先知 【wèi bǔ xiān zhī】
褒贬中性
结构转折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不用占卜就预先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形容有预见。
未:没(跟“已”相对)。
卜:占卜,古时用龟甲、兽骨等预测吉凶的一种活动。后泛指用其他方法预测吉凶。
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
知:知道;明了。
# 例句
1、这位老智者似乎总能未卜先知,他的预言总是准确无误。
2、她对未来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仿佛让她拥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 成语故事
元代戏曲《桃花女》以其独特的情节与深刻寓意,在戏曲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该剧巧妙地将周朝的背景与奇幻元素融合,讲述了一段充满智慧较量与人性反思的故事。剧中,周公,一位在周朝举足轻重的智者,以其高超的占卜术自傲,自封为“未卜先知”,自信能洞察未来的一切。然而,这一切在遇到桃花女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桃花女,一位以聪明才智著称的女子,两次以非凡的智慧破解了周公精心设计的占卜陷阱,让周公颜面尽失,心生嫉妒。为了挽回颜面并报复桃花女,周公设下毒计,假意提亲,实则选在凶日举行婚礼,意图借天象之凶,置桃花女于死地。然而,桃花女以其过人的智慧,再次识破了周公的阴谋,并巧妙化解,使得周公的计划彻底落空。不幸的是,这场风波却意外地波及了周公的女儿腊梅,她被白虎凶神所害,香消玉殒。周公的悲痛与悔恨交织,他意识到自己所为的报应竟落在了至亲身上。此时,桃花女的朋友彭大挺身而出,直指周公的所作所为正是“自食其果”,讽刺其“未卜先知”之名不过虚妄。桃花女在剧末唱出的一句“卖弄杀《周易》阴阳谁似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不仅是对周公的辛辣讽刺,也是对世间一切自命不凡、妄图掌控命运之人的警醒。这句戏词流传至今,已成为一个富有哲理与文化内涵的成语,既用来形容某人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又常带有一丝讽刺意味,提醒人们不应过分迷信于占卜与预知,而应珍惜当下,以智慧和善良面对生活。
# 出处
卖弄杀《周易》阴阳谁似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
元王晔《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三折
# 引证
1、他活了六十岁未卜先知从没见过绿油油的桑花白养在树上等到成了枯叶去喂羊吃;除非是蚕花不熟,但那是老天爷的权柄,谁又能够未卜先知?
现代茅盾《春蚕》
2、信口胡扯,而偏能一语道破,天下未卜先知的预言家都是这样的。
现代钱钟书《围城》四
3、后来赞成靖难之功,出师胜败,无不未卜先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4、我知今被你一说,我有些懂得了。若再做这个梦时,我得细细的瞧一瞧,便有未卜先知的分儿了。
清佚名《红楼梦》一一四回
5、人没有未卜先知的本能,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经验,常要用痛苦作代价,这就是悲剧和喜剧的成因。
现当代柯灵《遥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