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司马昭之心”详细解释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e

# 基本释义

基本: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

比喻: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司马昭:人名。司马昭,字子上,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同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之: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心:思虑;谋划。

# 例句

1、他那步步为营的升迁之路,其背后的司马昭之心,早已在公司内部传得沸沸扬扬。
2、她的计划虽然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实则司马昭之心,无非是想独占鳌头,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 成语故事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出生于高级士族家庭的司马懿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掌握魏国军权,成为魏国最有权势的大臣。公元239年,魏明帝临死前,委托曹真的儿子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幼主齐王曹芳。曹爽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被司马懿杀死,司马氏独揽了曹魏的中央大权,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照相继执政。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另立年仅十三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公元255年,司马师病死,司马昭掌握政权。公元260年,魏帝见司马氏三世专权,而自己的权力在一天天丧失,就觉得非常气愤。一天,曹髦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前来计议,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我不能坐等废辱,今天要与你们一块讨伐他。”王沈、王业不仅没有支持曹髦,反而立即向司马昭告密,司马昭做好了准备。曹髦带着宫中数百个老弱残兵,吵吵嚷嚷地去攻打司马昭。曹髦刚和司马昭的手下人交锋,就被杀死了。曹髦死后,司马昭另立十四岁的曹奂为傀儡皇帝。至此,曹魏政权及其支持者再也无力反抗了。

# 近义词

路人皆知

# 出处

高贵乡公卒。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 引证

1、德相俾士麦宗教思想最浅薄之人也,其在本国剥夺教徒之特权,风行雷厉,不遗余力。至其在中国也,乃与法人争罗马教护教之名义,岂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者耶?

近代梁启超《新民说·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2、制造“黑线专政”论的司马昭之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当代佚名《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