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古义: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
今义: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文公九年》
1、虽有存焉者寡矣。如是之言不壹而足。是皆非明于道德之旨者而何。
佚名《大藏经》第八十二卷
2、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
东汉班固等《汉书·陈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