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义: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
今义: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南朝沈约《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
1、天堂地狱门相对,任君拣取那边好。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
2、我们现在只要有屋住,有饭吃,比起他们来,已经是天堂地狱,还可不知足么?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八
3、我两人不须同往,送到潼关相别,待你回去,又在潼关相候,那里同赴天堂地狱,一度众生。
明屠隆《昙花记·超度沈迷》
4、这酸甜苦辣的人生,这天堂地狱的世界,才能造就出一个个伟大的艺术家,这就是炼狱,这就是苦海!
当代韩美林《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