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深沉含蓄,才干锐气不外露。也形容隐蔽真实面目或内情,不露形迹。
比喻:比喻不显露才干,不露锋芒。
毁方而瓦合。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
1、如宁武子,虽冒昧向前,不露圭角。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九
2、其思致含蓄甚远,不露圭角。
元刘祁《归潜志》卷八
3、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
4、如彦高《人月圆》,半是古人句,其思致含蓄甚远,不露圭角,不犹胜于宇文自作者哉?
元刘祁《归潜志》
5、仆谓善为诗者,但形容浑涵气象,初不露圭角。
宋王楙《野客丛书·白鸥波浩荡》
6、其奥混涵汪洋,不露圭角,得颜氏之学,学者宗之。
元郝经《宋两先生祠堂记》
7、迟轩公宽厚坦夷,不露圭角,人无贤不肖,皆乐亲之,一时号为长者。
明林文俊《送朱有度宰枣阳序》
8、虽恂恂不露圭角,实自命为一代人物云。
清蓝鼎元《先考文庵先生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