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人门户 【bàng rén mén hù】
褒贬贬义
结构述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依附在别人的门上。
比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自主。
# 例句
1、他总是习惯于傍人门户,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创新能力。
2、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追求独特的风格和见解,而不是一味地傍人门户,模仿别人的作品,这样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空间。
# 成语故事
我国古代的习俗,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二神名字,悬挂在门的两边,目的是驱邪避鬼,人们把它称作“桃符”,另外,我国又有每年五月初五,用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上方的风俗。有一天,已在门边悬挂了好几个月的桃符偶然发现有个艾人在它的头上,紧紧地压住自己,觉得受了窝囊气,生气地骂道:“看您那样子,须须叉叉的,全是些不值钱的烂草,为什么竟然居我之上,又压着我呢?”艾草人刚从地上搬迁而来,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本来就不愿迁居门上,谁知现在还有人蔑视它,心里气愤无比,也破口大骂道:“你有什么可神气的,瞧你那两条腿,早已伸到地下去了!一块悬挂多时的朽木头,还要和我争高下?呸!”桃符见艾草说到自己痛处,不禁火冒三丈,报复说:“草包一团,虚有人形!愿太阳出来晒干你,愿下大雨淋垮你!”艾草冷笑道:“我不想长寿,每年挂一次就行了,可那些一心想寿比南山的人,到明年不也是‘新桃换旧符’了吗?”双方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个不停。门神实在看不下去,叹息一声,无可奈何地说:“我们都是无能之辈,都傍人门户,替人家看守大门,有什么可争的呢?”桃符、艾人听了,低下了头,感到无比的尴尬。
# 出处
桃符仰骂艾人……门神旁笑而解之曰:“尔辈方且傍人门户,更可争闲气耶!”
宋苏轼《苏轼文集·七三·杂记·桃符艾人语》
# 引证
1、邢姑娘是妈妈知道的,如今在这里也很苦。娶了去,虽说咱们穷,究竟比他傍人门户好多着呢。
清佚名《红楼梦》第一〇九回
2、云间韩子云明经,别篆太仙,博雅能文,自成一家言,不屑傍人门户。
清孙玉声《退醒庐笔记》卷下
3、吾自幼从学,已知慕古人,期有以表见于后世。得官既晚,复自负其拙,不肯傍人门户,遂困于州县,尚何足道!
宋刘才邵《段元美墓志铭》
4、休教行己愧屠沽,为学当为君子儒,俱是傍人门户立,艾人且莫笑桃符。
元杨弘道《读志林》诗
5、就论立言,亦须一一从圆明窍中流出,盖天盖地,始是大丈夫所为,傍人门户,比量揣拟,皆小技也。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二
6、玄宗称善。待发已理讫,即命赐牙笏锦袍,且面奖道:“汝他年必能自立,勿自傍人门户呢。”
近代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五〇回
7、教馆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
清代郑板桥《郑板桥全集·集外诗文·自嘲》
8、诗古文不傍人门户。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一一·李文藻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