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 【fén qín zhǔ hè】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比喻: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今义:后比喻糟蹋美好事物,大杀风景。
焚:烧。
琴:古琴,一种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
煮: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
鹤:鸟名,颈、腿细长,翼大善飞,叫的声音很高、很清脆。种类很多,如丹顶鹤、白鹤、灰鹤、黑颈鹤等。
# 例句
1、他竟然在书房里焚琴煮鹤,真是大煞风景,令人无法忍受。
2、有人把艺术品当作柴火燃烧,这种行为无异于焚琴煮鹤,真是暴殄天物。
3、听到有人提议要破坏那片美丽的自然风景区来建工厂,我感到十分痛心,这简直是焚琴煮鹤的愚蠢行为。
# 成语故事
李商隐在《杂纂》一书中提及了多种滑稽可笑的行为,其中“杀风景”一项尤为突出。这些行为涵盖了从在清澈的泉水中洗脚,到在鲜花下晾晒内裤,再到背倚青山而建楼,甚至焚烧琴来煮鹤。更有趣的是,在赏花时,有些人竟无酒或有酒不饮,只喝茶,结果既无法尽情享受花香,也品不出茶的真味。还有在幽静的松林中,突然有官宦的车马喧嚣而过,打破了宁静。成语“焚琴煮鹤”便源于此,亦可用“煮鹤焚琴”表达,形容那些鲁莽且缺乏品味的人对美好事物的亵渎,或是做出一些破坏雅致、煞风景的举动。
# 出处
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焚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二引《西清诗话》
# 引证
1、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宋洪适《满江红》词
2、以我所见闻,杭地只数卷耳,而不免有焚琴煮鹤者,可叹之至!
近代俞平伯《杂拌儿·记西湖雷峰塔发见的塔砖与藏经》
3、说罢,一篙子撑开,再向湖中而去。正是: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4、尝画北岭庙关殿四壁,笔力直追洪谷子,每壁林峦变化,无尺寸相同处,识者赏焉。后住持僧因重修殿宇,垩而去之,焚琴煮鹤,良可慨也。
清陶元藻《越画见闻·林霖》
5、不过这样地把文学家的兼职取消,未免有点“焚琴煮鹤”,区区也很觉得怅然。
现代梁遇春《醉中梦话》二
6、不忧人讥煞风景,焚琴煮鹤宁从同。
清黄景仁《恼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