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服乱头 【cū fú luàn tóu】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形容不修边幅,不注意仪表。
比喻:也比喻不讲究文字书法或文章章法。
今义:后也用来比喻诗文绘画等不加雕琢,显现自然本色。
# 例句
1、她偏爱粗服乱头的打扮,即便是在重要场合,也总能以自然不做作的形象吸引众人目光。
2、她的美不在于精致的妆容,而在于那份粗服乱头下依然散发的自信和从容。
# 成语故事
晋初的裴楷,对于人生有深刻的剖析,有独到的见解。他非常精通老庄的哲学。这样,他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魏文帝时,为吏部郎;入晋后,累官至中书令。他上朝穿官服,在家着便衣。他的容貌、仪表,表现出有一种俊气,和一般人不同。他脱掉官帽、官服,穿着普通的衣裳,露出头发蓬松的头,也一样地现出俊气。当时的人就说他是个玉人。看见过他的人都说:“见到裴令公,就好象在玉山上行走,他身上似乎有玉器那样的光,映照着别的人。”
# 出处
裴令公(楷)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 引证
1、越女之妖,楚妃之艳,虽粗服乱头,嫣然一笑,而阳城下蔡皆迷惑,岂区区在裙裾粉泽间耶!
清朱鹤龄《汪季青诗稿序》
2、书极潦草,中有结法,时时得佳字,岂晋人谓裴叔则(楷)粗服乱头亦自好耶?
明王世贞《祝希哲小简墨迹跋》
3、将见禁殿娇娥,粗服乱头都好。
明褚人获《坚瓠补集·谢禁缠足表》
4、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李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