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举鼎绝膑”详细解释

举鼎绝膑 【jǔ dǐng jué bì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

比喻:比喻力不胜任。也比喻超过自己能力蛮干而造成对自己的伤害。

今义:后比喻做力不胜任的事情。

举:抬起,托起。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为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在这里引申为重大、艰难的事物。
绝:断绝,停止。

# 例句

1、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像某些人那样举鼎绝膑,最终自食其果。
2、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盲目蛮干,要冷静分析,避免举鼎绝膑的尴尬局面。

# 成语故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君王的意志高于一切,君王喜好什么,官吏和老百姓就要喜好什么,故有“楚王好细腰,百姓多饿死;吴王好剑客,国人多疮疤”的民歌。而有些迎合君王喜好的人,往往能当大官。战国时候,秦武王力气很大,喜欢角斗。当时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做上了大官。一次,武王与孟说举鼎,由于用力过猛,武王把胫骨折断,不久便死了。

# 近义词

力所不及
力不胜任
不胜其任
举鼎绝脰

# 同义异形

举鼎绝脰

# 出处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西汉司马迁等《史记·秦本纪》

# 引证

1、侍窃不自量,留心吴中文献二十年矣,箧中亦颇有不传之本,惜举鼎绝髌,敝郡又无可语此者,徒有浩叹而已。

清叶昌炽《艺风堂友朋书札·叶昌炽》

2、有志未逮,诚恐有举鼎绝髌之患,不敢轻举妄动。

清王韬《王韬日记·咸丰十年二月九日甲辰》

3、若无天资、笔力、音节三者,而强为七古,是犹秦庭之举鼎而绝其膑矣。

清钱泳《履园丛话·八·谭诗·总论》

4、乃欲上下驰骋,追扳古人于行墨之间,斯足下所云举鼎绝膑者乎?

清钱谦益《答山阴徐伯调书》

5、若谭友夏者,则千力万气,无所不学,而往往举鼎绝膑。

近代林纾《桐城派古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