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踽踽 【dú xíng jǔ jǔ】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c
独:单一,只有一个。
行:走。
踽踽:形容独行的样子。
# 例句
1、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独行踽踽,面对困难与挑战,却从不退缩,用坚定的步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 成语故事
《诗经·唐风·杕杜》中写道:“独行踽踽,岂无他人。”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清秀而羸弱的流浪少女独自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小道行走,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流浪的少女心中想念着远方的父母兄弟,他们是她生命中无法替代的存在。但少女现在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生活陷入了绝境。面对这样的困境,少女终于忍不住发出了长长的叹息和怨诉:“路过的人们,为何不与我亲近?我没有了兄弟的依靠,为何不伸出援手帮助我?”
这首诗歌通过一个少女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无序和百姓生活的困苦。
成语“独行踽踽”便源于此,也作“踽踽独行”,指独自一个人走着,形容十分孤独凄凉。
# 出处
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佚名《诗唐·风杕杜》
# 引证
1、独行踽踽兮惜昼短,孤宿茕茕兮愁夜长。
唐白居易《伤远行赋》
2、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三国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三
3、正虑独行踽踽,得卿同行固妙,但无可托词耳。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