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六通四辟”详细解释

六通四辟 【liù tōng sì p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指六合通达,四时顺畅。

古义:原指顺应天时、自然,则无不通畅。

今义:后比喻四面八方没有不通达的。

六通: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
四:四方。
辟:开辟,通畅。

# 例句

1、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六通四辟,既能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又能抓住时代的机遇。

# 同义异形

六通四达

# 出处

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战国庄周《庄子·天道》

# 引证

1、大小精粗,六通四辟,无乎不在。

近代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

2、鱼兔得然后筌蹄可忘,酒醴成然后糟粕可弃,故必质诸象数而不谬,考诸义理而不惑,六通四辟无所滞碍,然后圣人之意可见焉。

宋李纲《易传内篇序》

3、故圣人之中,以天地为体,以万物为用,以天命为端,以人情为极,一动一静而未始有纪,非无非有而未始有迹,六通四辟而未始有定,千变万化而未始有穷。

明沈炼《论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4、至于升平、太平二世的法,那便是《春秋》新王行仁大宪章,合鬼神山川、公侯庶人、昆虫草木全统于他的教。大小精粗,六通四辟,无乎不在。

清曾朴《孽海花》三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