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名正言顺”详细解释

名正言顺 【míng zhèng yán shù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谓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道理也讲得通。

今义:后指名分或名义正当,做事、说话顺理成章,有充分的理由。

名:名义,名分。
正:正当。
言:说的话。
顺:合理,顺当。

# 例句

1、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质量完成了任务,因此要求支付尾款是名正言顺的。
2、他是经过正式选举产生的领导者,所以他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名正言顺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成语故事

有一次,子路同孔子在一起谈论卫国的政事。子路询问孔子:“如果卫国国君请您去帮他治理国家,您准备先做哪一件事呢?”孔子回答说:“那当然是先纠正名分上用词不当的现象。”孔子见子路不理解,就进一步解释说:“名分不当,言语就不可能顺理成章;言语不顺理成章,工作就搞不好;工作搞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举办不起来;礼乐制度举办不起来,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连手脚都不知该放在哪里才好。”子路听后才恍然大悟,暗地赞叹老师目光远大,治国有方。

# 近义词

理直气壮
理所当然
名正理顺
顺理成章

# 反义词

理屈词穷
师出无名

# 同义异形

名正理顺

# 出处

名不正则言不顺。

春秋孔子弟子等《论语·子路》

# 引证

1、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

宋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

2、如今闯王将你许配出去,是名正言顺的。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九章

3、革命之所以能够“名正言顺”,为的是它适合社会的需要。

当代唐弢《“天讨”》

4、先王之论理财也,必继之以正辞,名正而言顺,则财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

宋苏轼《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外制》

5、杜老先生此奏,却是名正言顺。随后柳生也奏一本,为辨明心迹事。

明汤显祖《牡丹亭·圆驾》

6、若“名正言顺”,事在必行,我们一经闻命,自应即去承旨,又何须禀知洞主。

清李汝珍《镜花缘》四回

7、照母亲的意思,虽然不勉强要他们举行订婚那一套仪式,但是总也要名正言顺地通知亲戚和最好的朋友一下。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二部二七章

8、朝廷命下,则将军名正言顺矣。

清墨浪子《西湖佳话·钱塘霸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