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若渴 【ài cái ruò kě】
褒贬褒义
结构述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例句
1、这位企业家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他爱才若渴,不惜重金聘请行业内的顶尖人才,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 成语故事
明末的王时敏从小喜欢绘画,他的祖父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不惜花费重金为他建造了一座别墅,里面陈列着各种名家的真迹,供他参考学习。王时敏拜了江南第一才子董其昌为师后,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更有提升。王时敏在万历年间考取了进士。明朝灭亡后,他退隐于太仓,以读书作画为乐。他的画作继承了董其昌的神韵风致,画面的构图布局、笔触的运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王时敏非常重视培养新人,《清史稿》评价他“爱才若渴”。他将家中的名画集结成册,放在画室和书房,供各地的画家前来观赏。只要有人提出要求,他都会亲自指导,毫不吝啬。在他的指导下,许多画家都在当时崭露头角,成为了名家。故事中的成语“爱才若渴”用于形容十分喜爱和尊重人才。
# 出处
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
# 引证
1、爱才若渴,四方之士倚为雅宗者四十年。
清沈季友《槜李诗系·倦圃先生曹溶》
2、宫保爱才若渴,兄弟实在钦佩的。
近代刘鹗《老残游记》六回
3、他们发现了佳人并非因为“爱才若渴”而做婊子的,佳人只为的是钱。
现代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4、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若渴者,昌黎之诗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5、(王锡爵)爱才若渴,四方工画者踵接于门,得其指授,无不知名于时,为一代画苑领袖。
元末明初罗贯中《清史稿·王时敏传》
6、荣相爱才若渴,君又在部宣勤,为渠器重,奏调固意中事。
近代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