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螳螂举足想挡住车子前进。
比喻:比喻不自量力,妄图抗拒强大的力量或做办不到的事情。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战国庄子及后学《庄子·人间世》
1、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
2、劝恩台妆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
明无名氏《四贤记·解绶》
3、国民军亦称为联合军,虽出全力以为抵抗,但介尔士军人多炮利,众寡不敌,终有螳臂当车的势子。
现代李大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
4、他既要来螳臂当车,我何妨去全狮搏兔,给他一个下马威。
清曾朴《孽海花》二四回
5、无如吕氏势焰,日盛一日,欲要设法防维,恐如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近代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五回
6、(高汝栻曰)亥子之际,缙绅尽与妇寺为缘,独公(周宗建)与妇寺为难……义气所征,实欲清君侧之恶耳。正人尽斥,逆党盈朝,螳臂当车,只成齑粉矣。
清谈迁《国榷·八七·天启六年六月甲午》
7、顾明命已讫,而宗支之妄觊非分者,福、唐、桂三王外,有若鲁藩,犹思以螳臂当车,致烦斧钺。
清李聿求《鲁之春秋·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