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易姓 【gǎi míng yì xìng】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
改:改变;更改。
名:名字;名称。
易:改变;变换。
姓:表明家族的字。
# 例句
1、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他不得不改名易姓,开始了新的生活。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在大夫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日渐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范蠡对文种说:“大王为人不宽厚,我们只能助他成功,不能与他共享富贵,我们应该功成身退。”文种未能下定决心离开朝廷,最后被勾践逼得自杀。范蠡乘船离开,改名换姓,后在齐国经商,自称鸱夷子皮,回到南方后自称陶朱公,十九年间,他三次获利千金,都分给了贫穷的亲友。范蠡年老力衰后,他的子孙继续经商,最后变得富可敌国。后来,成语“变名易姓”渐渐流传开来,用以形容隐瞒真实姓名身份。该成语也被称作“改名换姓”、“改名易姓”等。
# 出处
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人莫之识。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
# 引证
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魔爪又先后伸向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和地区,他不得不乘帆船从新加坡经马六甲海峡到达苏门答腊一小村庄,改名易姓一直隐居到日本投降。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82.08
2、乃乘马蹑虚,任意所适,或可改名易姓,还反故乡,无所忌难矣。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三
3、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