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待价而沽”详细解释

待价而沽 【dài jià ér g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承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比喻怀才者等待有人赏识重用才肯出仕效力。

待:等,等候。
价:商品所值的钱数。
而:连词。
沽:卖。

# 例句

1、这幅名画被收藏家视为珍品,他并不急于出售,而是选择待价而沽,等待一个合适的买家和更高的价格。
2、作为一名资深的顾问,他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着充分的信心,因此在提出方案时总是待价而沽,相信自己的价值最终会被市场所认可。
3、在谈判桌上,他表现得十分沉稳,对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都给出了合理的定价,并坚持待价而沽,最终成功说服了对方,达成了满意的协议。

# 成语故事

儒家学派的奠基者孔子,尽管他的一生都在四处游历,寻求各国君主的赏识,但遗憾的是,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这使他时常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失落。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他取了一块光彩夺目的美玉作为比喻,向孔子询问:这块美玉是应该被珍藏在匣子里,还是应该去寻找一个真正懂得其价值、能够欣赏它的商人来出售呢? 孔子听后,立刻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正在等待那个能够赏识我、懂得我价值的人出现。 这就是成语“待价而沽”的由来,它用来形容那些等待时机、等待被赏识的人或事物,他们不愿意轻易展示自己,而是希望等到一个真正能够欣赏和理解他们的人或时机。同时,这个成语也用来讽刺那些将自己当作商品,等待高价出售的人。这个成语有时也被称作“善贾而沽”或“待价藏珠”,但无论怎么称呼,其核心意义都是不变的。

# 近义词

藏器待时
善贾而沽
待价藏珠
蕴奇待价
奇货可居
囤积居奇

# 反义词

毛遂自荐
降格以求
坐失良机

# 同义异形

待贾而沽

# 出处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罕》

# 引证

1、公论一废,私谒肆行,待价而沽,顾连城而莫售。

宋杨时《谢楚大夫启》

2、待价而沽,不欲求售者,以天下之无豪杰也。

明李贽《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太史》

3、也有的是受不住男子们的纠缠,那么,独身主义成了挡箭牌;更有的人简直借此装幌子,仿佛是待价而沽!

现代茅盾《虹》五

4、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金宝》

5、她看姚黄凤头正健, 是一枝摇钱树。奇货可居, 应该待价而沽, 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

现代徐迟《牡丹》

6、田产卖了不够还人,自然想到屋上。若还收拾得早,所欠不多,还好待价而沽,就卖也不肯贱卖。

明末清初李渔《十二楼·三与楼》

7、文明要待价而沽,然而也可以减价拍卖的。

近现代唐弢《拍卖文明》

8、而当时非蒋嫡系的地方军阀中,也几乎全是两面派,在拥蒋与反蒋之间,骑墙观望,待价而沽。

现代徐铸成《报海旧闻》三二

9、吾夫子大圣人也,犹待价而沽,况孟子乎?

南宋朱熹《郑公艺圃折衷》

10、先生所谓蕴玉者,殆伤其不遇耶?抑所谓待价而沽之者耶?

明周瑛《韫玉山房诗序》

11、徐义德待价而沽。他心里早在盘算了,因为大家都推崇唐仲笙,他不好抢生意,也没有必要贬低自己身价,送上门去。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一五

12、不图名,非干禄,无心也待价而沽。

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一·正宫端正好·邑斋初度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