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尾巴太大,掉转不灵。
比喻:比喻属下势力强大,或组织庞大、涣散,难以指挥调度。
古义:旧时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
今义:现在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
1、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
明郎瑛《七修类稿·张友谅始末略》
2、待小子慢慢的道来,劝谕那世间为奴仆的,也学这般尽心尽力做家做活,传个美名;莫学那样背恩反噬,尾大不掉的,被人唾骂。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五
3、如有此文武全才,据襄阳形胜之地,经营日久,纵不能效法韩信王齐,安能保其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四四章
4、这时第六镇驻在南京,齐燮元飞扬跋扈,处处显出骄横之气,上则使李督军感到尾大不掉,下则使张仲和一班部属事事为难。
现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四章
5、《你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变成那样尾大不掉,却非始料所及。
现代朱自清《文集自序》
6、草木洪者为本,而杀者为末;禽兽之性,大者为首,而小者为尾。末大于本则折,尾大于要(腰)则不掉矣。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7、人主失其柄,必有大臣跋扈之患;朝廷失其柄,必有尾大不掉之患;中国失其柄,必有外国交侵之患。
宋熊克《中兴小纪·一·建炎元年五月戊午》
8、国初,以唐为鉴,削方镇之权,以绝尾大不掉之患,是矣。
宋李纲《再与吴元中书》
9、上边用人行政没有精明强干的宰相和他的寮属认真负责,下边的地方官吏则为所欲为,实际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陈绛和王耿的案件》
10、自李唐中微,天下多事,诸节度各聚州兵,据征赋以自支,故有尾大不掉之衅起矣。
宋范仲淹《与省主叶内翰书》
11、所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