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刻骨镂心”详细解释

刻骨镂心 【kè gǔ lòu xī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刻骨:刻在骨头上,形容感念或仇恨很深,牢记不忘。
镂心:铭记于心。

# 例句

1、那次失去亲人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刻骨镂心的,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个瞬间。

# 成语故事

唐代诗人李白,在安州游历时写给李(京之)长史自我推荐的书信,期望得到赏识而受到任用。在这之前,李白曾经得罪李长史,但李长史原谅了他,所以在书信中,他引用《世说新语・政事》:晋代王承任东海郡太守时,有一个人因为在老师家读书读到太晚,回家时犯了宵禁,王承就说:“鞭打像宁越一样勤学的人来树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于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这则故事来赞扬李长史的宽宏大量,并且表明会将李长史的恩德刻在骨头,记在心上。后来“刻骨铭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感受深刻,难以忘怀。

# 近义词

刻骨铭心
铭心刻骨
镂骨铭心

# 同义异形

刻骨铭心

# 出处

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 引证

1、虽刻骨镂心,难报万一。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2、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当代孙犁《秀露集·戏的梦》

3、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着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