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 【chuí xián sān chǐ】
褒贬贬义
结构补充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比喻:也比喻十分贪婪,渴望得到别人的好东西。
垂涎:因想吃而流口水,比喻看见别人的好东西想得到。
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尺:长度单位,10寸等于1尺,10尺等于1丈。1市尺合1/3米。
# 例句
1、他对那辆限量版跑车垂涎三尺,已经计划了好几个月要购买。
2、每当路过那家烤鸭店,烤鸭的香味都让我垂涎三尺。
# 成语故事
“垂涎”就是流口水,“三尺”形容口水之长。考其典源,“垂涎”一语见于汉代贾谊的《新书》。贾谊是文学家兼政论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他在《新书・卷四・匈奴》这篇文章中陈述,不动用武力就能让匈奴臣服的方法。那就是让前来拜访的匈奴使者,如果愿意归降汉朝的,就在众人聚集的宴会中赐给各式各样、没吃过的美食,让其他一起来的人看到了,回国后就会流著口水贪馋地告诉其他国人,只要归降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后来“垂涎三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贪馋。亦用来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另外在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吊赞箴戒・三戒・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也可见到“垂涎”这个词语,同样也有流著口水,非常贪馋的意思。
# 出处
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唐柳宗元《三戒》
# 引证
1、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猫,挤鼻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或总称曰“薯余”。
现代老舍《赵子曰》三
2、丁人骏夫妇上了王亨铭的钩后,贪心日益膨胀,见到什么“洋货”,高档物品就垂涎三尺。
当代佚名《文汇报》1983.4.16
3、叶知瞥了他一眼:“你真饱了?那剩下的我可全包了,我早就垂涎三尺等着了。”
当代王小鹰《丹青引》
4、盘是红漆木盘,碗是细瓷小花碗,只见油汪汪的酸辣汤上飘浮着旗花蛋饼和葱花,看不到面,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
当代贺绪林《昨夜风雨》二六
5、匋斋尚书藏前辈碑传墨迹数百种,此册仅属中驷,而贫子见之,已垂涎三尺矣。
清端方《壬寅销夏录》
6、柳韵说的这几个人,对柳韵始终垂涎三尺,但是以往有我在,他们没有造次的机会。
当代简繁《沧海》六〇
7、这个孩子看见人家吃这些东西,总是馋得垂涎三尺。
现代叶君健《自由》十三
8、白眼狼对佃户钱明义那一亩地直流口水,对长工梁宝成那二分宅基更垂涎三尺。
当代郭澄清《大刀记》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