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悲不自胜”详细解释

悲不自胜 【bēi bù zì shè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悲:伤心,哀痛。
不:无法;不能。
自:自己。
胜:禁受得住。

# 提示

含哀伤意。

# 例句

1、听到亲人离世的消息,她悲不自胜,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 成语故事

庾信(公元513~581年)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他生活在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的时期。六世纪三十年代,在北方形成东魏(公元534~550年)和西魏(公元535~556年)两个封建割据政权,同割据江、淮以南的梁(公元502~557年)政权三足鼎立。后来,东魏改称齐,西魏改称周,即北周。庾信十五岁起就在梁宫廷中做昭明太子的侍从官。后来梁都江陵被西魏攻陷,梁王朝名存实亡,于是庾信在魏、周两朝都做起官来。 当西魏的将领常山公于谨等率兵攻陷江陵后,庾信的母亲、妻子也被俘押到长安。江陵沦陷的悲惨情形,使他终生难忘。晚年,他在北周当官时,追忆往事,写成了著名的《哀江南赋》,凭吊故国,感叹故乡父老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感。他在《哀江南赋》中写道:“我庾信头发花白,刚刚步入半老之年,就遭到了丧乱之苦,拖着瘦弱的身躯,孤单地四处颠沛流离,现在已到了晚年。江陵沦落前,友人王褒写了一篇《燕歌行》,描写北方苦寒的情形,我也与他和了一篇,从此天各一方,令人极度悲伤。”

# 近义词

悲痛欲绝
痛不欲生
哀哀欲绝

# 反义词

喜不自胜
喜不自禁
乐不可支
喜出望外
忍俊不禁

# 出处

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

# 引证

1、《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

2、他在提到他的皇上时,往往痛哭流涕,悲不自胜。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七章

3、尧君素为隋炀帝守蒲州,频败义师,高祖使屈突通至城下说之,君素悲不自胜。

唐刘肃《大唐新语·忠烈》

4、美人听罢,不觉惊叹道:“数年之好,止于此乎?郎宜自爱,勉图后福,我不得伏侍左右了!”欷歔泣下,悲不自胜。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5、洛阳孙公子,名麒,娶蒋太守女,甚相得。二十夭殂,悲不自胜。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

6、(龙女)言讫,邀敌流涕,悲不自胜。

唐李朝威《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