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良药苦口”详细解释

良药苦口 【liáng yào kǔ kǒu】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

比喻:比喻有益而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有帮助。

良药:好的药,多用于比喻。
苦口:引起苦的味觉。

# 例句

1、老师的教诲虽然严厉,但良药苦口,都是为了我们好。
2、有时候,真话听起来可能不那么悦耳,但良药苦口,我们必须正视它。

# 成语故事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把满腔的抱负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提到:有用的药吃起来虽然觉得很苦,但是聪明的人却会勉强自己喝下它,因为知道吃下之后能够治好自己的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让人很难受,但是英明的君主却会听从,因为知道采纳之后可以成就大业。后来“良药苦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能治好病的药,多味苦难咽;亦用于比喻谏言多不顺耳,但却有益于人。

# 近义词

忠言逆耳

# 反义词

糖衣炮弹
甜言蜜语
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

# 同义异形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出处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引证

1、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佚名《孔子家语·六本》

2、夫良药苦口,唯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唯达者能受之。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奋传》

3、良药苦口,非病者甘焉。

唐李世民《平薛延陀幸灵州诏》

4、良药苦口,惟智者劝而饮之,幸其入也。

清曾国藩《复李中堂》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

明刘基《苦斋记》

6、配闻:“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便于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谭传》

7、古人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公听樊哙言,勿自取祸。

近代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一九回

8、良药苦口也。苦口获罪于人,苟或有矣。

唐孟郊《孟东野诗集·一〇·又上养生书》

9、自勉将勉余,良药在苦口。

唐王季友《滑中赠崔高士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