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浩然之气”详细解释

浩然之气 【hào rán zhī q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正大刚直的精神。

今义:后用来指正大刚直的精神。

浩:盛大的样子。
然:副词或形容词的词尾,表示状态。
之: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气:精神,气概。

# 例句

1、他的演讲充溢着浩然之气,听者无不动容。
2、这些爱国志士一身浩然之气,令人起敬。

# 成语故事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孟子第二次游齐国。有一天,他的学生公孙丑问:“先生,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大官,从而推行您的政治主张,成就霸道和王道您会动心吗?” 孟子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说:“若是这样,先生比孟贲要强多了。” 孟子说:“做到这个并不难,告子做到不动心比我还要早。” 公孙丑说:“请问先生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说来听听吗?” 孟子说:“告子说:‘不懂得对方的语言,就无法理解对方的心思;不理解对方的心思,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气。’不理解对方的心思,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气,是可以的;不懂得对方的语言,就无法理解对方的心思,是不可以的。人的意志,是人意气的主帅。人的意气,则是充满人体内的巨大精神力量。意志是周密而周到的,意气比起来就稍差一点。所以要保持自己的意志,不要糟蹋自己的意气。” 公孙丑又问:“既然那意志是周密而周到的,意气比起来就稍差一点。那么保持自己的意志,不要糟蹋自己的意气,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意志专一则会使意气转移,意气专一又会使意志摇摆,看那些倒行逆施、趋炎附势的人,正是因为意气用事,反而牵动他们的心。” 公孙丑又问:“请问先生擅长什么呢?”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很难说透,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上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如果不是,就会泄气。它是集聚最佳行为方式在心中所生起的,不是凭偶然的最佳行为方式获取的。行为中有不满足于心的,就会泄气。所以我说,告子不一定知道最佳的行为方式,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如果有事情必然要发生,先不要去纠正,心里面不要忘记它,不要去助长它。”

# 近义词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刚正不阿
浩然正气

# 同义异形

浩然正气

# 出处

孟子曰:“我善养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战国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公孙丑上》

# 引证

1、按不住浩然之气,你看我登科甲便及第。

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

2、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

3、“浩然之气”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气质,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气质感受到其是否具有“浩然之气”。

现代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

4、量这些来小去官职,枉消磨了浩然之气。

元李致远《粉蝶儿·拟渊明》

5、他觉得应当像文天祥一样大无畏,被囚土室秽气浸人二年以上,仍能养浩然之气。

清王火《战争和人》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