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比喻:比喻文辞高雅、美妙。
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
西周周公旦《周礼·春官·大司乐》
1、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宋陆九渊《语录下》
2、洞箫牧笛我们固然需要,但我们更需要黄钟大吕。
当代毛锜《〈云帆集〉后记》
3、黄钟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
战国列御寇《列子·杨朱》
4、言意深浅,存人胸怀,不系体格,若气象广大,虽唐律不害为黄钟大吕。
宋刘克庄《瓜圃集序》
5、援笔为文,辞直欲追古人而与之并驱,如黄钟大吕,锵然和鸣于閟宫清庙之中。
明李濂《赠大中丞东沙张公抚蜀序》
6、得其文,叹为黄钟大吕之音,非砧砧细响所能并。
清张永铨《闵内史传》
7、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
8、里开学歌之馆,乡筑教舞之榭。遂使黄钟大吕,生溺惑之声;孤竹空桑,起怨离之调。
唐元结《说楚何惑王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