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将两种情况或两件事情放在同一时间来比较、评论。形容相提并论。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汉贾谊《过秦论上》
1、至于警轻薄而庄严自见,又非《聊斋》之《绩女》所可同年而语已。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化豕》
2、然正以权限严明故,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权,非他种政体所可同年而语。
近代梁启超《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
3、今观此帖,使人肃然增敬,固应与颜、柳同年而语,可不秘藏耶!
明汪硐玉《珊瑚网·決书题跋·三·三吴禅客〈蔡忠惠进谢御赐诗卷〉》
4、末学肤受,本无定识,从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而衡短论长,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焉,岂不诬哉?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五·申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