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缚鸡之力”详细解释

缚鸡之力 【fù jī zhī lì】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捆鸡的力量。

比喻:比喻体弱无力。

古义:原指文弱书生没有力气。

今义:后泛指体弱无力。

缚:捆绑。
鸡: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力:力量;力气。

# 提示

常与“手无”连用。

# 例句

1、当时的感人情景是,胳膊上缠着红十字标记的年轻护士,平时手无缚鸡之力,今天却一个人扛起了担架。

# 近义词

力不能支

# 反义词

拔山扛鼎
回天之力

# 出处

我王这里授其牒,无兵无将,又无智谋,又无缚鸡之力。

宋佚名《三国志平话》卷上

# 引证

1、奴更可怜,奴与寡母路行,被潘承日抢回,奸占为妾。母亲不甘,在县控告,反把母亲拶了几拶,押收身价,母亲不忿,吊死在家。奴因手无缚鸡之力,不能报仇,怎还肯从死呢?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八二回

2、我不考虑那个! 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儿子怎死,我怎么陪着。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十一

3、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元佚名《赚蒯通》第一折

4、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