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所适从 【mí suǒ shì cóng】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不知何所依从。指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指事词,指出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适:往,到。
从:跟随,依顺。
# 例句
1、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我有时感到靡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2、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各种选择和诱惑,我有时感到迷茫,靡所适从,不知该走向何方。
# 成语故事
晋献公命令大夫士在浦池、屈地分别为晋公子重耳和夷吾修建城池。夷吾认为城池修得不好,就到晋献公那里告状。晋献公问士为什么不认真修。士说主太多让他无所适从。晋献公认为有道理,就逼太子申生自杀,并把重耳赶到狄国。
# 出处
裴颜以诸儒持论,异端蜂起,是非舛互,靡所适从,遂乃以人废言。
唐魏徵《明堂议》
# 引证
1、时各帅意见不同,卒无定计,甚至出令旋止,靡所适从。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白旗》
2、或减削太苛,有亏敦睦;或拟议不定,靡所适从。
明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
3、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
唐李延寿等《北史》
4、裴頠以诸儒持论,异端蜂起,是非舛互,靡所适从,遂乃以人废言,止为一殿。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