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把过失或发生变故的责任归在自己身上,并主动作检查,责怪自己。
圣贤感类慊惧,自思灾变恶征,何为至乎?引过自责,恐有罪,畏慎恐惧之意,未必有其实事也。
汉王充《论衡·感类篇》
1、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
唐房玄龄等《晋书·庾亮传》
2、如今的牛是正因为主人一句话不说,不引咎自责,不辩解,也不假托这事是吃醉了酒以后发生的不幸,明白了主人心情的。
现代沈从文《牛》
3、这篇电文,看似引咎自责的谦词,实是阻挠段氏当选的压力。
近现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九七回
4、譬如人子得过于父母,惟有恭顺静思,引咎自责,庶几可解。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5、说起糖尿病,我连累季淑不少。饮食无度,运动太少,为致病之由。她引咎自责,认为她所调配的食物不当,于是她就悉心改变我的饮食。
现代梁实秋《槐园梦忆》一五
6、他不仅没有深刻反省引咎自责,反而认为必须立刻讨回失去的面子。
当代魏巍《火凤凰》三七
7、公卿各引咎自责。
唐李延寿《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
8、他到日本后竟靦然对新闻记者公布“海军士兵殉难于中国事件者为数甚重,他特为此引咎自责,且谓并非凯旋归来……”敌人所受损失之惨重,在这里不打自招。
现代邹韬奋《长谷川的狼狈语》